伤口愈合过程

1

伤口愈合阶段

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伤口,无论什么原因造成,伤口愈合都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:

1. 第一阶段【炎症期】

伤口止血后,人体的免疫系统抵抗外来细菌及微生物入侵,伤口出现轻微红、肿、热、痛的发炎反应。伤口在炎症期,需注意保持伤口干净。期间约3至5天。

2. 第二阶段【增生期】

受伤后4~5天,伤口部位会逐渐长出新的微血管,带来更多的胶原组织填补伤口;肉芽组织增生,伤口开始收口。 

这阶段最重要的是帮伤口营造一个干净、适湿的最佳愈合环境,能加速组织修复、加快伤口愈合;若伤口是干净无感染且渗液不多时,不需要一直换药,可自行愈合。期间约10至4周。

3. 第三阶段【成熟期 / 重塑期】

伤口收口愈合后,多余的微血管退化与萎缩。胶原组织拉长并且排列整齐,疤痕变得平且淡;如果受到干扰,使胶原排列不整齐,就容易产生难看的疤痕。 

此阶段需保护新生的皮肤组织,做好预防疤痕的工作,能防止肥厚性疤痕增生,对蟹足肿的预防也有相当帮助。期间约2周至6个月。

2

伤口愈合新观念

一般观念里,可能觉得伤口要保持干燥,结痂也是必经的愈合过程。但其实伤口若能维持在合适湿润环境,便不会结痂。不结痂的伤口,反而愈合的较好也较快。

1. 伤口渗液,是天然消炎药

伤口渗出的透明液体,是人体自愈机制为了协助伤口愈合而分泌的组织液。组织液中含有生长因子,及吞噬病菌与残余物的免疫细胞,是伤口最好的天然消炎药。

2. 伤口愈合,要湿不要干

湿润的愈合环境,使新生细胞可以快速游移与增加,有助新生细胞快速修复,比干燥的伤口愈合更快也更好。

3. 湿式疗法/湿润疗法,较不容易留疤

干燥的伤口,细胞修复缓慢,且结痂处可能再次受伤或出血,伤口有更高的机率愈合不好或反复发炎,反而容易留下疤痕。

建议以能保湿、透气、防水的先进敷料,协助留存适量渗液于伤口上,维持合适湿润环境,细胞能快速修复,伤口便能愈合的快且不会结痂,减少疤痕形成机会。

2

伤口愈合新观念

1. 伤口湿度

伤口太干,新生细胞修复缓慢;伤口合适湿度,新生细胞修复的快

2. 伤口感染

伤口受细菌/微生物感染,可能导致愈合延后或愈合的不好

3. 清洁不净

伤口受细菌/微生物感染,可能导致愈合延后或愈合的不好

4. 年龄大小

年长者伤口,愈合较年轻人慢

5. 免疫能力

免疫力低者,伤口愈合慢

6. 营养状况

营养补充较好者,愈合的快

7. 血液循环

血流状况不佳者,愈合情况较差

8. 疾病影响

如糖尿病、中风、长期卧床等,皆会影响身体复原。

9. 药物使用

如类固醇、抗代谢药物及抗凝血剂会抑制伤口愈合

10. 伤口因素

坏死组织,或是局部水肿、受压迫等也会造成愈合不佳。

11. 照顾不佳

如双氧水过度刺激、不当的使用中西药物等

推荐相关产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