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对抗疤痕原来要这样!浅谈疤痕预防要领及疤痕护理方式
生活中无意间的擦撞跌倒、割伤、青春痘,乃至剖腹产、手术等造成的伤口,若未妥善照顾,很可能就会变成如影随形的疤痕。但只要了解伤口各阶段进程并给予相应的照护,便能帮助击退伤疤;即使疤痕已经生成,透过适当护理,都有改善的可能。
1
伤口愈合时间
伤口出血凝固后会历经以下三阶段,彼此间并非错开独立,而是会相互影响、部分重叠的。
1. 炎症期
- 人体免疫系统会在伤口止血后继续和微生物、细菌厮杀,以致伤口有些微红、热、肿、痛的发炎现象。此状态通常会持续数小时至一周,依据伤口本身情况、外部刺激、患者本身体况而有不同,皆须注意伤口清洁,确认使用敷料已灭菌处理。
2. 增生期∕肉芽期
- 受伤后4~5天开始至数周内,伤口将以胶原蛋白组成肉芽组织来修补,同时增生新的微血管,提供愈合所需的氧气及养分。此期间注重适度湿润且干净的愈合环境,可配合保湿、透气、防水兼具的敷料,以协助伤口渗出液里的生长因子留存于伤口上,加速修复进度,并减少疤痕增生的机会。因此,如果伤口是干净无感染且渗液不多时,无须一直换药,其可自行愈合。
3. 成熟期∕重塑期
- 伤口收口愈合后,多于的微血管开始萎缩、胶原蛋白结构重组。前者可使增生期新长的肉芽组织由鲜红色转淡,颜色渐变成与周围皮肤相似;后者则可将新合成且排列整齐的胶原蛋白纤维,取代受伤造成的不规则胶原蛋白,使疤痕变得柔软平滑。此期间从数周至数月不等,若做好疤痕预防工作,便能较有效防止凸疤或蟹足肿的生成。
2
影响疤痕生成的因素
疤痕是伤口进行皮肤修复的结果,是身体自然的生理反应,但若想要疤痕和周围肌肤长得相近,便要注意以下影响因素:
1. 外部因子
- 水分:新生肌肤的保湿功能尚未健全,水分流失引起胶原蛋白过度增生,形成疤痕,因而要做足保湿工作。
- 紫外线:会使新生细胞和胶原蛋白受损、修复速度变慢,同时易造成色素沉淀,留下深色疤痕。
- 有形刺激:避免搔抓∕拍打∕摩擦或穿着紧身衣物刺激疤痕肌肤。
2. 伤口本身
- 愈合时间:伤口越早愈合,愈能防止不正常的皮肤组织增生,减低疤痕形成。
- 伤口深度:若伤口伤及真皮层,便容易产生显眼疤痕;反之,简单平整的表浅伤口,较容易恢复原貌。
- 伤口是否感染:遭细菌感染、不当处理或重复受损等,越有机会形成疤痕。
- 伤口位置:若在张力较大的部位,如胸前或关节处,便会较容易形成疤痕。
3. 个人因素
- 体质∕基因:有蟹足肿体质者,容易有增生性疤痕、小伤口演变成大疤痕的情况,所以更需重视疤痕护理;而肤色较深者,胶原蛋白较活化,较容易产生蟹足肿。因此一般而言,得到蟹足肿的机率由高至低为:黑人、黄种人、白人。
- 年龄:和长者相比,孩童细胞的再生能力强,较容易产生凸疤。
- 生活习惯:保持均衡饮食,确保摄取足够营养,做适度缓和运动,促进血液循环,同时避免刺激性食物、烟酒、激烈运动、熬夜。

3
疤痕预防要领
1. 把握淡疤黄金期
如果你不想要,抗疤要趁早!把握伤口愈合后3~6个月的疤痕黄金修护时机,等伤口愈合完成、无痂皮,或是手术拆线后,便可开始用疤痕护理产品。不过,一定要确定伤口已无渗出液、长出粉色新组织,才能开始使用。
2. 持之以恒才是淡疤关键
三分钟热度、忘记或断断续续想到才用,都是疤痕难消的原因。建议要持续不中断地使用3~6个月(可视个人疤痕改善状况增减),使胶原蛋白重建稳定,以达最佳的疤痕护理效果。
3. 使用硅胶类产品
硅胶疗法,为医学实证能有效抗疤的非侵入式疤痕治疗方法,可预防及改善疤痕外观,亦能改善因疤痕引起的红肿、搔痒、疼痛等不适感。常见的产品型态有:硅胶贴片、硅凝胶、硅胶笔。


4
疤痕护理方式
依疤痕型态不同,可分以下几种疤痕护理方式:
1. 表浅性疤痕
由于仅影响到表皮或浅真皮层,仅会局部色素沉淀不均,不会有疤痕凸起或凹陷的问题。因此,注意防晒,避免继续色素沉积,或是选择添加酯化维生素C的淡疤产品,能协助淡化色素。

2. 萎缩性疤痕(凹疤)
此种疤痕的生成,是因为真皮层的胶原蛋白在愈合过程中遭受破坏,皮肤组织萎缩造成凹陷,例如水痘、挤压粉刺所形成的凹疤。建议于伤口愈合初期便开始使用疤痕护理产品,以预防凹疤生成;若已产生凹疤,也可与皮肤科医师讨论处理,如飞梭雷射、滚轮针等方式可促进皮肤自愈。
3. 增生性疤痕和蟹足肿(凸疤)
此类疤痕会向外凸起,也有摩擦衣物的可能,进而让疤痕越趋明显。因此,受伤初期留意伤口照护、刚愈合就开始使用淡疤产品,以避免不易消除的陈年老疤,减少凸疤继续扩大的可能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