疤痕分类

1

疤痕的形成

「疤痕」常常是一个不愉快的标记,表示身体曾经历过一场痛楚,可能是意外创伤或外科手术,当原本的伤口转变为疤痕后,也象征着伤口已经历过一个复杂的愈合过程。其中纤维母细胞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,为了帮助伤口愈合,纤维母细胞不断分裂、增生,并产生大量的胶原蛋白向伤口中心不断收缩,影响疤痕形成。

2

影响疤痕因素

1. 伤口愈合时间

伤口越早愈合,越能避免不正常的皮肤组织增生,降低日后疤痕困扰。

2. 伤口深度与大小

相较于复杂锯齿状、具深度、面积大的伤口,简单平整、面积小、表浅的伤口更容易愈合。

3. 伤口感染

伤口若清洁不干净,或因其他因素反复感染,疤痕就越容易产生。

4. 疤痕部位

前胸/后背/躯干部位,比较容易形成肥厚性疤痕甚至蟹足肿。关节部位疤痕,由于时常处于活动的张力拉扯,疤痕较易变宽。

5. 患者年龄

相较于老人,小孩再生力强,较容易产生增生性疤痕。

6. 患者肤色

皮肤黑的人,胶原增生较强,黄种人次之,白种人最不明显,故肥厚性疤痕以黑人最为严重。

3

疤痕的种类

皮肤一旦产生伤口,留下的痕迹都称为疤痕。有些疤痕经过一、二年后,颜色会渐渐转淡,甚至几乎看不出来;有些疤痕不但没有转淡,还会凸起增生。常见疤痕种类有以下:

1. 肥厚性疤痕

皮下组织过度的增生及修补,伤口愈合后,仍不断的增高增厚,而使疤痕越来越大。 

2. 蟹足肿疤痕

一般而言,疤痕只会发生在伤口的范围内,形状和伤口的大小相同,但蟹足肿疤痕则会延伸到正常皮肤,使得疤痕大于原本的伤口范围。

3. 孪缩型疤痕

大多是深度烧伤愈合后的疤痕,由于疤痕收缩,容易导致外形改变和功能障碍,比较常见的有眼睑外翻、唇外翻等。如果是手部疤痕挛缩,疤痕两侧的皮肤皮下组织会逐渐伸长,形成蹼状的疤痕挛缩。 

4. 凹陷型疤痕

大多是青春痘、水痘后遗留下的疤痕,皮肤会向下凹陷,属于挛缩性疤痕的一种,可分为表浅凹陷与深部凹陷,表浅凹陷通常没有太明显症状,但深部凹陷则会影响美观。